再审申请时间:何时可以再次申请再审?
一、二审判决后再审时间
经过二审和终审的判决,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服判决,想要再次提起诉讼,则需要考虑再审申请的时间。一般而言,单纯的二审和终审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判决,不得再行再审。只有在定有再审规定的情形下,当事人方可申请再审。再审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 行政机关作出的诉讼行政案件判决、裁定不服再审的;
2. 出现新增的证据,对原判决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
3. 司法解释、法律规定进行了修改,对原判决结果有重大影响的。
在上述情形下,当事人需要分别在法定期限内向相应的法院提交再审申请。
二、如何计算再审申请期限?
对于司法解释、法律规定发生修改等情形,再审申请期限是相对较为简单的。一般规定再审申请期限为法律或司法解释规定适用之日起10日内,或者自法律或司法解释规定适用之日起一年内。
但对于新增证据的情形,再审申请期限的计算较为复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新增证据是指第一审、第二审裁判中不存在,或者对方当事人未举证的证据。在确信存在新增证据的前提下,当事人需要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新增证据后15日内提出再审申请。但是,关于“应当知道”的认定有时存在争议,需要具体根据情况进行判断。
三、再审申请的效力
对于再审申请是否能够起到暂缓执行的效果,提起再审的当事人需要仔细了解相关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再审申请不影响原判决的执行,但如果申请再审的一方申请暂缓执行,并提供担保,则法院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允许暂缓执行。
因此,当事人在提起再审申请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可能面临的执行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申请暂缓执行。
,在提起再审申请之前,当事人需要充分了解再审的适用条件、时间限制、效力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再审申请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针对不同的情形,当事人还需要对再审申请期限的计算、暂缓执行的条件等问题进行具体的认定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