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苏州祖母的传统厨房
祖母和她的百年老宅
来到苏州,没有到祖母的家里走一遭,那算得上是一种遗憾。祖母住在苏州的一幢明清建筑里,这里是祖母祖辈们生活了数百年的故乡。后院有一口井,井口周围长满了青苔,井里的水清澈甜美,在这里洗菜、打水是祖母的日常,也是她切菜的习惯。厨房的门口摆放着红木的实木桌椅,桌子上放着祖母小时候留下的老资料和书,看上去整洁而有序。这个巨大的厨房大概有几十个平方米,但是很简单,只装有最基本的设施,砖墙刷得白白净净,地面用方砖铺就,黑白相间。
传承祖母的烹饪技艺
祖母是一个十分善良、慈祥、有耐心的老人,虽然已经年过八旬,但是她并没有放下进行烹饪的喜好。祖母学会做的道道菜都是最传统的苏州家常菜,每样菜的味道都十分的正宗细腻,例如苏州面筋、糟鸭、狮子头、盐水鸭、扬州炒饭、清炒蟹粉、小笼包等等。其中糟鸭是最有名的,是祖母老家的招牌菜,吃上一口那深沉的酱香味和肉质的柔韧度会让你难以忘怀。而苏州面筋,吃上一口,纯净而香浓;小笼包则口感独特,与外面的小笼相比,真正的小笼是带有一大颗鸡蛋黄的。祖母每次料理时所用的调料是肉桂、花椒、油、盐、糖、酱、醋等,每样调料都是祖母亲手挑选最优质的再加以调配。祖母料理的手法都是依靠肌肉记忆,没有什么操作规则。
传统文化与美食的融合
在祖母的厨房里,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美感和历史感。在厨房的东墙上挂着几个清代的瓷盘,墙壁上缀满了十字绣,那是祖母年轻时做的绣品,让这个地方充满了牢记历史、展现传统的气息。摆在祖母的正中央的大圆桌上,一定会有一份新煮的苏州关帝庙豆腐,开胃、鲜美又有营养。此外,祖母还会移花接木,将传统的菜肴进行了改良,如用糯米粉包鲜虾做成的芙蓉虾、用南瓜皮蒸肉饼,这些新的美食让人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品味苏州的文化。
祖母的厨房,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体现了传统美食文化的卓越,相信祖母也会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这些美食,感受这份苏州的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