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杂谈生活->寒食唐韩翃的诗意及写作背景(寒食清明,人在客船中——论唐代诗人韩翃的诗意及写作背景)

寒食唐韩翃的诗意及写作背景(寒食清明,人在客船中——论唐代诗人韩翃的诗意及写作背景)

kanglang+ 论文 3038 次浏览 评论已关闭

寒食清明,人在客船中——论唐代诗人韩翃的诗意及写作背景

一、寒食清明,唐诗人的诗意表达

寒食和清明,是两个不同的节日,但在唐代诗歌中,它们经常被终成为了一体。其中,更以寒食作为重点刻画节日的意蕴。在韩翃的诗歌中,他提到了数不清的关于寒食的意象,如“寒食寂寞深巷香”(《悼仵说元长第一》)、“寒食松花清且寂”(《题陈抟宅壁》)等。而在一些重视文雅的诗篇中,韩翃还会表达人们对于清明一天的特殊祭祀活动的期望和感受,比如“云烟连树无人见,春水落花参差数”,其中“参差”一词是韩翃多次使用的,它寓意着寒食附近的景物显得孑然一身且缺乏安逸之感。

二、唐代文艺复兴与韩翃的诗歌创作

唐代文艺复兴是中唐时期的引导思想,也是当时的洛阳文化的主要发展方向。而韩翃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成为了文学领域的“宠儿”,并被一些重要文化家如贾公彦和谭用之等所庇护。韩翃的作诗风格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承袭了前辈诗人的传统,如他的《陇上山行》;而另一种则是注重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诠释世界,如《赠杨巨源使闽中》。这种创作方式在当时的文学界中颇为少见,甚至实现了对于“清新文学”这一诗歌形态的开创。

三、诗歌之外,唐代韩翃的文化层次与影响

寒食唐韩翃的诗意及写作背景(寒食清明,人在客船中——论唐代诗人韩翃的诗意及写作背景)

韩翃与唐代其他的文化保护者一样,在文学领域之外,他还有着重要的官僚身份。他曾经在唐代末期的开元年间,担任临邑县丞的职务。在官僚身份的背后,韩翃还持有着较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历史、哲学的不断探究。而借助这种文化层次,他不仅在文学写作上获取了成功,而且还通过官方地位,为唐代文化的重要性发声。如他在《奉敕嘉颂太学博士》中的这句话:“言文性温柔,和顺而繁华,相去八百馀年,新燕旧蜀,同级者是也。”,直接凸显了当时正值文化复兴的主要特点。便是本文对于唐代诗人韩翃在“寒食清明”节日内的文学描写、文学背景和文化影响等方面的一些讨论。在唐代文学兴盛的格局下,他的传奇一定会继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