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的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习惯、态度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标,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经过时间检验过的教学方法实施的一种教育。养成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其今后成才和生活奠定基础。
二、养成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养成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品德养成
品德是一个人的灵魂和核心,是人最基本的社会属性之一。因此,养成教育中贯彻的核心是“德育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感知、情操修养、道德素质等。具体的教育内容包括教育学生要尊重父母、珍爱生命、讲卫生、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
2. 科学养成
科学养成是培养学生在思维、学习、探究等方面的习惯,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等。具体的教育内容包括教育学生如何开展科学探究、如何运用逻辑分析与判断等。
3. 社会养成
社会养成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交能力。具体的教育内容包括如何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学生”、如何对家庭、集体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等。
三、如何进行养成教育的教学设计
为了确保养成教育的实施效果,教学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具体的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制定教学目标
养成教育的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所处的环境。
2. 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如何能够养成学生良好习惯和态度,如何将道理讲清楚,让学生深刻理解。必须根据养成教育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启发、体验、思考、情感等方式来达到目标。
3. 设计教学活动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采用分组活动、班会表彰、励志报告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具体实践来实现养成成果。
4. 评价教学效果
在评价养成效果时,需要采用多种途径,如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助于追踪养成的成效。
养成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细致的实施。我们必须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态度,让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养成教育是一项艰巨卓越的工程,需要长期、耐心地进行。学校必须通过校本课程“养成教育”的编写与实施,以及社会化资源的整合,不断加强养成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