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生活->和璧隋珠成语故事(翦去鸡头——和璧隋珠成语故事)

和璧隋珠成语故事(翦去鸡头——和璧隋珠成语故事)

***不贱渐渐贱+ 论文 3877 次浏览 评论已关闭

翦去鸡头——和璧隋珠成语故事

一、和璧公主的出嫁

he bai gong zhu 和璧公主是唐朝时期杨玉环之后著名的一位公主,在和亲使节中被嫁到隋朝,其玉璧乃中国古代珍宝之一。和璧公主芳龄十七,因为祖父李淵的明示而顺从,接受了隋炀帝杨广的联姻。在这场盛大的婚礼中,隋文帝亲自陪嫁珠宝玉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颗价值连城的“瑰丽之玉”——玉璧。杨广对她礼遇备至,尊为公主,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找到了机会,把一颗珠子藏在脚背底下,让同父异母的弟弟来介绍派系对她的关怀和背叛的消息,然后她把珠子给了从长安赶来的唐太宗李世民。

二、翦去鸡头

这场劫持被称为和亲行动中的玉璧之变,后来也有人认为和璧有意参加了此行动,只是外界知道得太少。现代社会有一句话,不出门也能知天下事,因为网络时代的便捷。古代则是利用了其他方法,譬如用编写的代码——成语。所以我们把从和璧公主身上联想到的成语——翦去鸡头(jǐn qù jī tóu)。“翦去鸡头”一成语的来源是清统治时期,当时有个官员过年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年糕上乃是鸡头字样,铲去鸡头后饮酒作乐,这就与和璧公主和她背后的故事有了联系。因为她利用了纺锤为信物传递信息,所以翦锥去锥尖代指标题中的翦去鸡头。

三、成语文化的意义

成语翦去鸡头的故事背后是中国古代广泛的人类智慧与创造力,我们看到了隋唐士层中因婚姻浅显的亲情难得,也看到了初赴隋朝的小公主在历尽艰辛后依然没有忘记家国情怀,同时还看到了现代科技的渗透,将故事从一点一滴的传植中被挖掘出来。文化永远装载着人类的不灭活力和创造力,成语作为一个国家的独特符号和民族精神的代表,是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载体。而成语翦锥去锥尖(现民间普及为“翦去鸡头”)又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得淋漓尽致。成语文化不同于其他语言文化,每个成语都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民族思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和景仰,我们衷心希望翦去鸡头这个充满含义的成语能够流传至今,留给我们的是精神上的独特指引和对中国传统的敬重和好奇。

和璧隋珠成语故事(翦去鸡头——和璧隋珠成语故事)

和璧隋珠成语故事(翦去鸡头——和璧隋珠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