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端阳:让思考驱动自己
从炸鸡店到华科一附中
一个有趣的故事,与现在的赵端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曾经是一名(好吃的)炸鸡店老板,最后因为不太满足于自己过往的经历,于 2015 年报考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溯源自我信念的根,追随内心去楼观天下,或许会让我们走向完全不一样的境界。
赵端阳所获得的灵感和他个人的历程是一个很好的象征,也许学生们可以从中体会,只有在寻求拓展自身层面上的经验,才能不断为自己的生涯开启新纪元。
思考驱动与科研探究
许多人都会选择优秀的大学,为自己今后的事业计划奠定基础。然而,赵端阳不仅在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就加入了位于华科附属中学的科研团队,还在一年级夏天开始研究 C. Elegans,目前正在研究细胞毒素筛选和分子机理的作用。赵端阳解释说,学生在某个领域信息的掌握程度并不是衡量一个学生有没有参与到研究工作的重要因素,而是这个领域上学生参与工作的质量与动力、对科学研究的理解程度以及学术团队中的贡献度。
透过赵端阳的研究案例,我们可以更了解科学研究过程的精髓。思考驱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样他们在研究合适的实验项目时可以更灵活。如果我们把这种精神见长,将来我们也可以在那些科研领域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学术与兴趣的多元化
学术是赵端阳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他并不会只花费时间与精力在校内的学术研究上。在 Campus TV 的节目里,他曾经作为主持人参与制作。他曾说:“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校内校外课程以及个人看法上的多元收益也是另外一个重点”,又譬如他制作的一段视频,与读者高质量的加工有关。这根据讨好各自的身体构造与器械的学习形成了一种有趣的交叉之处,以及学生如何有新兴的视角看待世界与各种学术领域之间潜在的关联。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如果我们始终能保持这种兴致,对知识和创意保持浓厚的兴趣,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活得更加充实和充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