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如脱兔动如脱兔出自哪里(静若山林,动如脱兔)

静若山林,动如脱兔
在《庄子》中,有一篇《逍遥游》,其中写道:“死去活来,固非其偶;而左右逢源,于无穷也,然又何病之有?”这是神仙境界的表现,相信我们很难真正达到。然而,快乐与平衡并不是神仙的专利,也可以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找到。而“静若山林,动如脱兔”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参考。
静若山林
静,是内心的一种状态。有人说,生活就像吃水果,如果在香蕉上没咬出一块,就匆匆地换成苹果,那么最后只会一个口感都没有尝到。同样地,如果我们的生活总是忙忙碌碌,没有停下来好好呼吸,或者在太多束缚中无法自由伸展,我们的内心便很难真正地平静下来。
所以,静如山林,是要像一棵树一样坚定,从容不迫。我们经常感叹生活过于匆忙,压力大到爆发。那我们就要为自己创造一些静态的时间,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
动如脱兔
动,是外在的一种表现。有人说,生活就像摩天轮,它总有高低起伏,也许我们能抓住一些高点,但也许我们会在低谷里颠簸摇晃。但不管高低起伏,我们最终走出来的都是同一条路,这些经历里也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所以,动如脱兔,是给内心自由伸展的表现。我们不必担心人生走在了哪个方向,如何去达成目标,而要让自己的生命在自由中成长并延续。享受生命的每一次喜悦,承受每一次挫折,这便是为什么“动如脱兔”的标准终极归宿。
静若山林、动如脱兔,并非两者是互相矛盾的。在静态中进行更多思考,对人生、对自己进行定向。在运动中让我们更加灵活、自由。如此,生命便能够发展出一个更好的可能性。人类不是草木,不应该局限于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要相信,我们可以是自由并快乐的人。